2025年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全国赛在南昌国际体育中心隆重开幕,来自全国各地的爱游戏体育下载3000余名选手齐聚这座英雄城,将在未来五天里展开激烈角逐,这场国内最高水平的业余击剑赛事不仅创造了规模新纪录,更展现了击剑运动在中国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。
开幕式盛大举行 英雄城迎来剑术盛宴
3月28日上午,南昌国际体育中心综合馆内座无虚席,在庄严的国歌声中,2025年全国击剑俱乐部联赛正式拉开帷幕,江西省体育局局长在致辞中表示:“南昌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,今天又迎来了这场剑术盛会,这是对南昌体育事业的肯定,也将进一步推动击剑运动在江西的发展。”

开幕式上,来自上海剑术协会的精英队员表演了精彩的花剑团体对抗赛,他爱游戏们娴熟的技术和优雅的动作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,随后,裁判员代表和运动员代表分别宣誓,保证在比赛中遵守纪律,公平竞赛。
本次赛事设花剑、重剑和佩剑三个剑种,分为U10、U12、U14、U16、U18和成人组等六个年龄组别,个人赛和团体赛交替进行,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小的仅8岁,最年长的已65岁,真正体现了击剑运动“全民参与”的特点。
赛事规模创新高 击剑运动蓬勃发展
据中国击剑协会统计,本届赛事参赛人数达到3126人,较上一届增长了23%,创下了俱乐部联赛创办以来的新高,这一数字的背后,是中国击剑运动近几年的快速发展。
“击剑俱乐部数量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增加,目前注册的俱乐部已经超过600家,比五年前翻了一番。”赛事组委会主任李建军介绍,“这说明击剑运动正在从小众走向大众,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。”
来自北京雷霆击剑俱乐部的教练王海峰带着28名学员前来参赛,他表示:“这几年明显感觉到参与击剑的孩子越来越多,击剑不仅能够锻炼身体,还能培养人的专注力、应变能力和礼仪修养,这是许多家长选择这项运动的原因。”
选手备战充分 期待创造佳绩
比赛首日进行了U14组别的花剑个人赛,赛场内,剑尖碰撞声、裁判器提示声和选手们的呐喊声此起彼伏,小选手们身着白色击剑服,头戴金属网面罩,虽然年纪不大,但一招一式都有模有样。
来自广州剑心俱乐部的13岁选手张子涵刚刚结束了自己的首场比赛并取得胜利。“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佐罗,6岁开始学习击剑。”擦着额头上的汗水,她笑着说,“这次来南昌参赛,妈妈特意请了三天假陪我,我的目标是进入前八,为俱乐部争光。”
成人组比赛中也不乏精彩对决,在重剑项目中,去年亚军、来自南京剑客俱乐部的赵毅表现出色,以5战全胜的成绩小组出线。“南昌的场馆条件很好,观众也很热情。”赵毅表示,“我会全力以赴,争取今年能够更进一步。”
赛事组织保障有力 获参赛者好评
为确保赛事顺利进行,组委会在场地布置、裁判安排、后勤保障等方面做了充分准备,比赛场馆内设置了20条剑道,全部采用国际剑联认证的电子裁判器,组委会还邀请了12名国际级裁判和36名国家级裁判执裁,保证比赛的公正性和专业性。
“这次比赛的组织工作非常出色,”来自深圳的裁判长陈伟评价道,“从场地设施到赛事流程都很专业,与国际赛事的标准接轨。”
医疗保障方面,组委会在赛场周边设置了3个医疗点,安排了12名医护人员和两辆救护车随时待命,还有20名志愿者分布在场馆各处,为参赛者和观众提供引导和服务。
带动体育经济 南昌喜迎四方客
这场全国性赛事也为南昌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,据当地旅游局估计,比赛期间,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、教练和家属将超过6000人,预计为南昌的酒店、餐饮和旅游业带来近千万元的收入。
南昌市体育局局长表示:“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,我们希望通过举办这样的比赛,不仅推动击剑运动在南昌的发展,也能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”
许多本地家长也带着孩子前来观赛,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:“我儿子看了比赛后对击剑产生了浓厚兴趣,准备送他去俱乐部学习,这种高水平比赛来到家门口,对南昌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。”
击剑文化传播 促进全面发展
比赛期间,组委会还安排了击剑文化展示区,通过图文、视频和实物展示击剑运动的历史和发展,许多观众在观赛之余驻足观看,了解这项被称为“格斗中的芭蕾”的运动的魅力。

中国击剑协会秘书长在参观展区时表示:“击剑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,更是一种文化,我们希望通过比赛,让更多人了解击剑文化,感受其中的礼仪、智慧和拼搏精神。”
本次比赛还吸引了多家媒体的关注,包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内的20余家媒体对赛事进行了报道,部分场次还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了直播,让无法到场的击剑爱好者也能远程观赛。
随着首日比赛结束,选手们陆续返回驻地休息,为接下来的比赛做准备,明天将进行U16组别的个人赛和U14组别的团体赛,更多精彩对决将在南昌国际体育中心上演。
这场剑术盛会不仅为击剑爱好者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,更为中国击剑运动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,通过这样的比赛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并喜欢上这项优雅而又充满激情的运动,中国击剑的未来值得期待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