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min
09月
25
2025
0

击剑小将姜鑫瑞,剑锋所指皆心之所向 独自上场亦是成长洗礼

杭州电 — 在刚刚落幕的2025年全国青少年击剑公开赛U12组佩剑个人赛中,一名来自江苏的小选手引起了爱游戏官网全场注意,半决赛中,他爱游戏体育下载在比分一度落后的情况下连追六剑,最终以一剑制胜,逆转晋级,站上领奖台时,他脸上的稚气与手中的奖杯形成鲜明对比。

他叫姜鑫瑞,今年12岁,对他而言,击剑不只是一项运动,更是一场关于自信与自我超越的修行。

剑道之上,唯有自己

“预赛的时候其实很紧张,手心都是汗。”赛后回顾比赛历程,姜鑫瑞毫不掩饰自己的初赛状态,但随着比赛的推进,他的状态越来越沉稳。“站在剑道上,所有加油声都好像消失了,你能听到的只有自己的呼吸声,看到的只有对手的动作,那一刻你明白,场上只能靠自己。”

这种“独自上场”的体验,正是击剑运动最核心的特质之一,与团体项目不同,击剑选手需要独立面对瞬息万变的赛场情况,在电光火石间做出决策。

击剑小将姜鑫瑞,剑锋所指皆心之所向 独自上场亦是成长洗礼

“我最欣赏的运动员是孙一文,但她这次比赛前给我发消息说‘赛场上你只能信任自己’。”姜鑫瑞笑着说,“刚开始我不太理解,为什么不能依靠教练和队友?直到这次比赛我才真正明白。”

在四分之一决赛的关键时刻,姜鑫瑞曾一度望向场边的教练,希望获得指导,但击剑规则规定比赛中选手不能接受场外指导。“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,之前所有的训练和准备,都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在场上独立做出正确判断。”

从羞涩男孩到自信剑客

姜鑫瑞的母亲告诉记者,儿子最初接触击剑其实是因为“性格太内向”。“他小时候不敢和陌生人说话,甚至不敢在课堂上举手发言,我们尝试过很多方法,直到偶然接触了击剑。”

“第一次拿起剑,我就喜欢上了那种感觉。”姜鑫瑞回忆道,“面具戴上的瞬间,我突然变得勇敢了,好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。”

击剑被称为“格斗中的芭蕾”,要求选手不仅具备身体素质,更需要敏捷的思维和快速决策能力,对姜鑫瑞而言,这项运动逐渐塑造了他的性格。

“每场比赛都是一次成长。”姜鑫瑞的教练李建国表示,“鑫瑞刚开始训练时,输剑就会哭鼻子,现在他已经学会在失败中寻找教训,击剑让他明白,挫折不是终点,而是进步的起点。”

技术与心态的双重修炼

佩剑项目是击剑中速度最快、最具攻击性的项目,胜负往往在瞬间决定,这就要求选手不仅要有精湛的技术,更要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。

“我现在每天训练4小时,除了技术动作,心理训练也很重要。”姜鑫瑞介绍道,“我们会进行模拟比赛训练,教练会故意制造各种干扰,锻炼我们的专注力。”

2024年的一次失利让姜鑫瑞印象深刻:“当时因为太想赢,动作变形,连续失误,那之后我明白了,击剑不仅是与对手较量,更是与自己的杂念较量。”

中国击剑协会青少年培训部主任陈颖指出:“青少年击剑训练不仅培养运动员,更在塑造人格,像姜鑫瑞这样的孩子,通过击剑获得的自信、决断力和抗压能力,将受益终身。”

未来可期

随着2025年全运会临近,各地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成果逐渐显现,击剑作为传统优势项目,近年来在青少年中的普及度不断提高。

“国内青少年击剑水平提高很快。”本次赛事裁判长王磊表示,“现在的小选手们技术更全面,心理素质也更好,像姜鑫瑞这样的孩子,已经具备了相当不错的比赛阅读能力。”

对于未来,姜鑫瑞目标明确:“我希望能够进入国家队,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比赛。”但他也清楚,这条路需要一步步走。“现在的目标是先打好全国比赛,积累经验,每次比赛都让我更加自信,也看到了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。”

击剑小将姜鑫瑞,剑锋所指皆心之所向 独自上场亦是成长洗礼

离开赛馆时,姜鑫瑞已经收拾好装备,准备返回日常训练,问他击剑给他最大的礼物是什么,他思考片刻答道:“它教会我,面对挑战时,最大的支持来自平时的努力积累;面对压力时,最大的力量来自内心的平静与自信。”

这把轻巧的佩剑,不仅为这个12岁少年打开了体育世界的大门,更指引着他走向更加自信、坚定的人生道路,在未来的赛场上,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像姜鑫瑞这样的青少年剑客,以剑为笔,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。